韩研发空射高超音速导弹能否成功?目前,能自己研发高超音速导弹的国家真不多,尤其是空基版的全智股配,基本就中俄两家称得上老手。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,陆基高超音速导弹倒是有点眉目,但空基版本却一直卡壳,远远落在了中俄后面。
高超音速导弹,讲究的就是一个“唯快不破”,能快速突破敌方的防空系统,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。这样的性能,自然也让不少国家开始蠢蠢欲动,而韩国就是其中最显眼的一个。
近日,韩国《东亚时报》对外透露,韩国正在研发一种新型空射高超音速导弹,并希望借此跻身少数几个国家才能进的“高超音速俱乐部”。
按照韩媒的说法,当地时间8月8日,韩国空军已经向韩国国会国防委员会委员、议员刘永元提交了有关空射高超音速导弹计划的数据,目前正在等待国会就这一计划进行讨论与表决。
根据韩国空军提交的资料,他们的高超音速导弹确实大量参考了俄罗斯"匕首"(Kinzhal)导弹的设计——将陆基弹道导弹改装为空射型号,利用战斗机的速度和高度赋予导弹初始动能。
因为俄罗斯的"匕首"就是由"伊斯坎德尔"导弹改进而来,射程可达2000公里,而韩国计划在本国KTSSM(韩国战术地对地导弹)系列导弹基础上进行改造。
KTSSM目前有KTSSM-1和KTSSM-2两种版本,射程在180-300公里左右,速度能达到3-5马赫,弹头重量在500公斤左右。
而这次的新项目,就是计划在KTSSM导弹的基础上,将其进一步研发并升级到空射版本,让飞行速度至少达到5-10马赫,射程估计在400-1000公里,弹头重量可能有600公斤甚至更高。导弹全长约4.1米,直径约0.6米,采用准弹道轨迹飞行,结合滑翔和机动技术,专门针对敌方防空系统。
韩媒说,如果研发成功,韩国军方打算用自家研发的KF-21战斗机当发射平台。理由是:KF-21能飞到高空高速巡航,再发射高超音速导弹,理论上能大幅提升射程和突防能力。
以目前来看,韩国之所以要研发空射高超音速导弹全智股配,除了提升自身突防能力外,还与周边的地缘环境有关。
韩国地处朝鲜半岛,北边有朝鲜的核威胁,西边有中国和俄罗斯的军事存在,再加上韩国本身又是美国“亚太政策”的一个重要节点,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,周边局势就趋于紧张。
在此背景下,传统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性能有限,在防空系统的拦截下,突防率会降低,威慑力就不足。而像高超音速导弹这种“快准狠”的导弹,敌方的拦截难度大,突防成功率相比常规导弹要高很多,打击效能也就更高,对周边的威慑也就更大。
所以对韩国来说,高超音速导弹的确是有现实需求的,也能让韩国在与周边的博弈中更有底气。
不过话说回来,虽然韩国有这股劲头,但想要成功研发出高超音速导弹,难度还是很大的。
毕竟,想要研发高超音速导弹,就得要解决热障、导航和精确制导三大难题,空射版还得考虑机载平台和发射稳定性。中俄能搞出来,靠的是几十年积累,材料科学、推进技术、计算能力都顶尖。
至于美国,他们的陆基高超音速导弹确实有进展,但空基版本的AGM-183A计划,早在2023年3月关键试射失败后就搁浅了,洛马主导的“战术助推滑翔器”(TBG)项目也卡在技术瓶颈,没取得什么实质性进展——连超级大国尚且如此,韩国就更不容易了。
虽然韩国的工业基础不错,导弹技术有KTSSM和“玄武”系列打底,航天领域也有“世界”号(Nuri)火箭经验,理论上确实能搞出点基础研究,但空射高超音速导弹需要火箭助推加滑翔技术,热防护材料和高速控制系统也是一大难题。
在这些领域,韩国没太多实践经验,自主研发能力有限,所以的失败风险不小。
当然了,从技术角度看,韩国的项目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。毕竟有俄罗斯的"匕首"作为参考,美国的技术封锁也不像以前那么严密。
如果韩国愿意降低性能指标,比如将速度控制在5马赫,射程缩减到500公里以内,或许能在5年内搞出个“缩水版”高超音速导弹,从而借此跻身自己梦寐以求的“高超音速俱乐部”全智股配,成为仅次于中俄、能独立研发出空射高超音速导弹的国家。
同创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