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原标题:高质量发展看中国|暑假消费“热”背后的经济之“韧”聚赢配资网
r央广网北京9月2日消息(记者齐平 见习记者吴佳仪)从铁路客运量突破9亿人次的“流动热度”,各地文旅融合的“体验升级”、出新出彩,再到电影暑期档票房破119亿元的“观影热潮”……这个暑期,大江南北的经济形势呈现出一幅火热景象,多领域消费数据节节攀升,不仅折射出民众多元化的暑期生活需求,更彰显出中国消费市场的强劲韧性与潜力。
r暑运:暑运客运量再攀高峰,彰显出行活力
r作为暑期消费的“先行指标”,铁路客运量持续高位运行,见证着民众出行热情的高涨。国铁集团数据显示,2025年暑运,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约9.4亿人次,首次突破9亿人次,创历史同期新高。
r
银川站站台上人潮涌动,洋溢着暑运出行的火热氛围(央广网发 银川客运段供图)
r航空出行同样保持高增长。民航局数据显示,7月国内航空市场完成旅客运输量6473万人次,同比增长2.7%。国际客运市场表现尤为亮眼,我国航空公司在国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达709万人次,同比增长15.7%,规模创历史新高。
r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,预计2025年暑运期间,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119亿人次,日均1.92亿人次,同比增长4.3%。这一数据背后,是学生流、旅游流、探亲流“三流叠加”的出行热潮,既彰显了国内消费市场的韧性聚赢配资网,也为暑期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r文旅:融合创新多点突破,从“流量”到“留量”激活全域消费
r暑期各地以“文旅融合”为核心,通过场景创新、业态升级、服务优化,“停留经济”“夜经济”“票根经济”……创新的消费供给衍生了更多消费爆点。
r在宁夏银川,“演唱会经济”带动效应显著,西北首场超级音乐节、览山音乐季累计接待观众10万人次,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达41%;创新的“银票有礼”联动130余家商户,带动1.5万乐迷打卡十大景区,相关话题网络曝光量达9000万次。览山公园打造的“落日大合唱+无人机秀”夜间经济模式,形成“白+黑”全时态消费链条。
r
演唱会现场座无虚席(央广网发 银川文旅集团供图)
r在江苏,体育赛事与文旅消费的融合同样交出亮眼答卷,“苏超”第九轮比赛现场观众规模突破20万人,主办城市依托地域文化转化赛事流量,“过夜经济”效应凸显,越来越多观众在观赛之余,选择停留感受城市魅力,带动了住宿、餐饮、零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。
r入境旅游方面同样火爆。安徽黄山为方便境外游客,多家金融机构和航司推出入境游便利服务措施,针对不同国际市场,推出精准化的线路设计。如黄山风景区设计的“轻量游览线路”备受市场青睐。黄山市徽州区发放入境游客专项券,激活现场消费聚赢配资网,以“景区游览+住宿体验+特色餐饮”一条龙模式,实现长效引流。
r上半年,安徽省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73.7%,国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70.5%。携程数据显示,今年4月以来,安徽省入境旅游迎来爆发式增长,人次同比增长82.57%,总消费同比增长91.81%。
r此外,生态文化旅游正在成为旅游新热点。在甘肃岷县,这座低调却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小城,更是一处融合了红色历史、绿色生态与古老文化的旅游胜地。狼渡草原广袤无垠,河流蜿蜒,草原游玩项目众多,卡丁车、滑草、骑马等应有尽有,让游客尽情享受草原乐趣。
r
夜色渐深,岷县夜市的热度却丝毫未减(央广网发 岷县县委宣传部供图)
r岷县把文旅作为区域首位产业,深挖文脉、提升基础,启动建设总投资9.45亿元的文旅产业项目,积极构建“四片带一中心”文旅产业发展格局,着力打造甘肃南部生态文化旅游枢纽。而随着文旅的发展,在各景区及周边共带动发展地方特色农家乐、餐饮店10家,民宿4家,文创商品、地方特产销售店10家,红军商店(小卖铺)20家,200余人实现了就近就业。
r电影:暑期档票房破119亿,抗战主题影片引发情感共鸣
r暑期档票房同样亮眼。在广西南宁三街两巷的中华大戏院永恒影城,记者发现《南京照相馆》的晚间场次已接近满座。影厅内,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,也有年轻父母带着孩子。随着剧情推进,不少观众眼眶湿润,片尾字幕滚动时,全场自发响起了掌声。
r
南宁中华大戏院永恒影城观影厅内近乎满座,观众或拍照记录,或专注观影(央广网见习记者 滕艳娇 摄)
r“影片里的细节太真实了,老一辈经历的苦难,我们这代人要记住。”14岁的初二学生小潘,是第一次在影院看抗战题材电影,她认为,这样的影片比课本更生动,比说教更有力。另一位观众张先生则表示,起初他是陪孩子来观影的,但影片中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坚守让他深受触动:“爱国不是口号,是每个普通人在关键时刻的选择,这种表达很打动人。”
r中华大戏院永恒影城经理詹佳永告诉记者,《南京照相馆》上映后,影城每天都会根据售票数据动态增加场次,“最多的时候一天排了12场,上座率平均保持在17.5%,远超同期其他影片。”
r据中国国家电影局数据,2025年中国内地电影暑期档(6月1日至8月31日)总票房达119.66亿元,观影总人次3.21亿,同比分别增长2.76%和12.75%,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76.21%。档期票房前五名的影片分别为《南京照相馆》28.90亿元、《浪浪山小妖怪》14.55亿元、《捕风追影》8.79亿元、《长安的荔枝》6.78亿元、《侏罗纪世界:重生》5.67亿元。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,档期内共有19部影片票房破亿元,截至8月底,中国内地全年累计票房(含预售)已超393亿元。
r从铁路的“流动热度”到文旅的“融合深度”聚赢配资网,再到电影的“情感温度”,2025年暑期消费市场的多点开花,既是民众消费需求持续释放的直接体现,也是各地推动消费场景创新、产业融合升级的成果。随着消费供给不断优化、消费潜力持续挖掘,中国消费市场定将展现更多活力,继续以“韧性”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同创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